12月9日上午,由广西大学牵头,我校和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单位协同承办的“世界大跨度拱桥建设技术大会”在南宁隆重开幕。原交通部部长、北京市委原书记黄镇东,原铁道部常务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永福,原交通部副部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党组原书记胡希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郭允冲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李彬等领导出席大会。郑皆连、孙永福、杨秀敏、谢礼立、崔俊芝、董石麟、张建云、邓文中、周绪红、欧进萍、缪昌文、聂建国、谭述森、陈政清、王复明、谢先启、张建民、徐建、张喜刚等19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来自中国、德国、克罗地亚、马来西亚等国的中外专家、学者,与来自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国内外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300多名专家代表一道,齐聚一堂,共襄盛会,共同探讨大跨度拱桥设计与施工、拱桥结构监测与评估、拱桥维护加固、拱桥可持续发展以及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在拱桥中的应用等问题,分享相关研究的前沿动态和卓越成果。
大会主席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65届校友郑皆连。开幕式上,李彬副主席代表自治区政府对大会表示祝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设工程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出席大会并致辞。我校校长唐伯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周建庭以及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周水兴、张永水、吴进良等10余人参会,并与相关院士、专家进行了很好的交流。
大会现场
大会主席郑皆连院士作题为《中国桥梁建设成就及展望》的主旨报告,介绍了中国从古至今最具代表性的拱桥所取得的技术成就,重点围绕钢管混凝土和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这两种最具代表性的现代拱桥技术的力学性能、结构优势、应用条件等方面特点,详细阐述了这两种技术在中国高铁发展进程中在山区、平原、跨江领域的应用优势和特点,并结合“一带一路”和川藏铁路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建设,展望了两种桥型未来发展趋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郑院士做大会主旨报告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邓文中,中国工程院院士聂建国、缪昌文、陈政清等分别作报告。组委会向报告人颁发了大会报告聘书和证书。
我校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周建庭做了题目《大跨拱桥隐蔽病害无损检测新技术》的学术报告。在梳理我国拱桥建设成就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超大跨拱桥潜在的隐蔽病害无损检测国际性难题,从技术原理和出发点、开展的试验、检测与状态诊断技术开发等几个方面,解析了基于磁场变异特性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内部钢筋锈蚀和钢筋应力状态无损检测、中承式拱桥吊杆腐蚀与断丝无损检测等三项新技术,并提出机器人+无人机+智能状态感知技术应用于超大跨拱桥隐蔽病害无损检测与诊断的技术展望。
大会为周建庭颁发报告聘书和证书
会议期间,还进行了高峰访谈,与会专家还前往贵港市平南县平南三桥建设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平南三桥系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平南北互通连接线上跨越浔江的一座特大桥,主桥跨径为575米,计划于2020年1月中旬实现拱肋合龙,12月底完成桥面系及附属工程施工,该桥建成后将是世界最大跨径的拱桥。
高峰论坛现场
院士、专家现场考察在建的世界第一大跨拱桥——平南三桥
郑皆连院士、邓文中院士和黄镇东、胡希捷老部长现场考察
唐伯明校长和交通运输部周伟总工等考察现场
唐伯明校长和平南三桥项目总工、我校2004届校友秦大燕交流
郑皆连院士和部分长江、杰青、大师合影
大会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设工程学部,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世界拱桥大会永久性学术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主办,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胜游亚洲·(中国)官方网站、东南大学、广西荔玉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宁博科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等单位承办。
通过本次大会,促进世界拱桥领域的国际交流,展示拱桥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拓展国际视野,促进拱桥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同时,大会期间,唐校长率领学校教授和相关院士、专家以及广西交通系统进行了很好的交流,为加强我校对外产学研合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