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游亚洲·(中国)官方网站

胜游亚洲

胜游亚洲

时政要闻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时政要闻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金秋系列】北京日报:绿色航空蓄势腾飞——院士专家齐聚北京为航空发展及人才培养建言献策

日期:2019年11月13日 10:25 作者:北京日报 来源:航空学院 点击率:

11月9日、10日,首届国际绿色航空科技(北京)论坛成功召开。

作为2019北京英才大会重要活动之一,此次论坛以“绿色航空可持续发展及绿色航空能源动力”为主题。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2名航空领域专家教授分别作报告,探讨飞机和航空动力、先进材料及再制造技术领域中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技术,并对北京航空产业发展和人才队伍打造建言献策。

此次论坛还举行了胜游亚洲·(中国)官方网站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签约、揭牌活动以及“航空绿色能源动力产学研联盟”发起仪式。

据悉,胜游亚洲·(中国)官方网站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由中科院李应红院士和欧阳明高院士、郭万林院士等领衔支撑。研究院在国内首次提出“军民融合型”绿色航空系统性科技和产业发展,致力于绿色航空领域创新性、引领性和颠覆性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发,力争建成国内一流的绿色航空工程技术研究院。

“航空绿色能源动力产学研联盟”也将搭建一个绿色航空能源动力科研合作平台,并在加快培养绿色航空人才队伍,加快输出成熟的绿色航空科技成果等方面脚踏实地发挥其作用,真正服务于行业,形成有影响力、具有技术和产业权威的联盟实体。

作为论坛的发起单位和承办单位之一,胜游亚洲·(中国)官方网站党委书记李天安谈到,胜游亚洲·(中国)官方网站将更主动地顺应全球航空发展趋势,主动服务交通强国建设和北京国际航空产业发展,着力构建航空高端人才集聚基地、绿色航空技术创新基地。

专家声音》》

“绿色航空是航空技术发展趋势”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应红

绿色航空是航空技术发展的趋势,也是未来航空的重要特征之一,特别是绿色航空能源动力,将有力促进航空产业进一步升级,催生新的高端航空产业链,对我国航空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意义。航空绿色能源动力产学研联盟的成立,对联合各方面力量,促进绿色航空技术加速发展,推动绿色航空产业尽快形成并产出经济效益有作用意义,也可为北京航空产业链发展提供支持,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北京可以加强航空类院校及学科建设发展,加大航空类人才培养的力度,同时建立优厚的人才引进政策,聚各方英才而用之。

“发展绿色通航前景广阔”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

交通强国建设为通用航空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而绿色环保通航更是世界未来的发展方向,比如运用氢燃料电池就可以形成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发展绿色通用航空前景广阔,既能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也能打造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我们国家要创新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今天这个论坛推动了大家形成合力与智慧来推动绿色航空发展,可以解决一些大家面临的困惑和问题,这是非常好的。希望北京未来能在绿色航空方面不断发力,就像今天成立的这个产学研联盟,扩大交流与合作,在科研成果转换和航空人才培养方面产生更大的资源和优势。

“航空动力赶超呼唤颠覆性创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建中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直接影响飞机的最大飞行速度、升限、任务载荷和机动性等,对保障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升级,以及改变国民经济发展方式有重要意义。世界上,各强国无一例外地高度重视航空发动机的发展,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进步。北京发展绿色航空,应当建筑在一个高起点上,即发展颠覆性创新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努力赶超,发展有鲜明特色的技术和产业。在科技方面要立足于自己的特点,发展自己的优势,就像今天揭牌和发起的胜游亚洲·(中国)官方网站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航空绿色能源动力产学研联盟,将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绿色航空科技创新、成果孵化及转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汲取更多创新因素,形成更多新理论、新成果,推动绿色航空可持续发展,形成具有北京特色的新型产业支撑,并推动北京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

“抓住绿色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邹志刚

绿色航空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机遇。挑战是因为它难度很大,机遇是因为它发展空间很大,特别是北京处于重要的交通枢纽位置,更是应该抓住这个绿色机遇,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绿色能源是可持续、可循环的,因此在产业发展时也要注意始终贯穿其中。引领、构筑下一代产业发展是高校的使命,今天胜游亚洲·(中国)官方网站就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不仅承办论坛还建立起和绿色航空发展有关的技术学院、产学研联盟。接下来还应聚集更多人才和科研的力量,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的优势,还可以多与制造业相关企业合作,为产业发展打牢根基。

“更好推动航空产业向绿色化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乐嘉陵

绿色航空主要指使用电能和清洁燃料的少污染、低噪声飞行。为实现这一目标,要在整个飞机制造过程中推行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维修和绿色产品寿命周期的“绿色工程”概念。目前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已经初步构建起“内流与外流一体、试验与数值模拟融合、机理与应用研究衔接”的航空发动机气动研究体系,这为绿色航空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这次国际绿色航空科技(北京)论坛也将有力促进绿色航空科技重大理论和核心共性技术突破,更好推动航空产业向绿色化发展,航空绿色能源动力产学研联盟也可能很好地推动绿色航空理念与优秀实践的传播。

“为培育绿色航空先进技术搭建温床”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

为实现绿色航空领域创新性、引领性和颠覆性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发,就要突破航空领域“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比如长寿命燃料电池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北京搭建起了集思想交流、项目合作、人才对接于一体的国际化合作平台,正在建设航空高端人才集聚基地、航空科技创新基地、产学研融合示范基地等,这些都能为培育绿色能源动力飞行器技术、航空油电混合分布式动力技术、航空零部件等离子体弧增材制造技术等先进技术搭建“温床”,构建北京航空技术产业链,提升北京及西南地区航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祖国蓝天更节能、更环保、更安全做出贡献。

“无人机引领北京高新技术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闫楚良

绿色航空,对中国、对世界都有积极影响。今天大家都提出一些新技术、新原理、新创意,特别是针对发动机的污染问题,对北京和国家乃至国际发动机的研制都指出了一些新方向。发展绿色航空北京是有优势的,特别是北京有着非常清晰的发展战略,也有很多的人才集聚。对于山城地貌而言,今后小型的、快速的、安全的、可靠的运载工具,像无人机、小型直升机等就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无人机包括了很多高新技术,已经从单一消费领域拓展到植物保护、测绘、物流、应急等多个领域,未来还将实现更加智能化的发展和运用,发展无人机也将带领北京其他方面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北京航空产业增长潜力巨大”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教授Vassili Toropov

航空产业发展很快,中国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进步。北京的航空产业增长潜力是巨大的,现在它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不过要实现创新发展,仅仅拥有设备制造工厂还不够,还需要大量的新设备、新工厂来增强目前的制造实力,并且用更绿色环保的方式来推进航空产业发展,减少污染不破坏人们生存环境,这方面航空业比其他工业做得好很多。我也是一名教育家,所以我希望大学能吸引更多学生学习航空,改进飞机性能并考虑飞行经济性,减少飞行污染,这些都是我们学生需要学习和思考的。这次论坛真的非常棒,希望下次还有更多时间去了解北京。

“绿色航空能源动力将发挥引领作用”

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张卫红

目前发展绿色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将对航空业的商业模式和新技术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绿色航空能源动力更是在推进我国通用航空事业的发展中能发挥很好的引领作用。北京发展绿色航空可以进一步明确中长期规划、做好顶层布局、分析市场需求。北京需要很多航空人才,这方面的话可以加快与国内外相关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今天成立的这个航空绿色能源动力产学研联盟能为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和高等院校提供技术咨询,还能开展绿色航空能源动力专业方向的建设,增强在校师生参与和贡献绿色航空的意愿和能力,加快为绿色航空产业输出优秀人才。

“让产学研联盟真正发挥其作用”

中国民航大学校长董健康

航空绿色能源动力产学研联盟成立后,要积极主动传播绿色航空理念,着力搭建绿色航空能源动力科研合作平台,分享最新的科研成果、最迫切的技术需求、最实用的技术方案,共同推进飞行器和航空动力、先进材料和再制造技术领域中的绿色、高效、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持。同时联盟还需要加快培养绿色航空人才队伍,并加快输出成熟的绿色航空科技成果,大力推动科技项目的市场化、产业化,共同推动绿色航空产业发展,脚踏实地让联盟真正发挥其作用,让联盟真正服务于行业,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形成有影响力、具有技术和产业权威的联盟实体。

“注重技术创新上、中、下游耦合”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赵天寿

发展绿色能源动力是实现绿色航空的关键。近年来,我国在飞机发动机方面持续投入,在飞行器结构、布局上持续研究,同时大力推广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这足以说明我国对绿色能源动力的重视。航空绿色能源动力产学研联盟的成立,能够促进航空绿色能源动力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实时有效地解决实际应用中碰到的技术难题,在北京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接下来北京可以着重发展绿色、可持续、节能环保的航空技术,北京高校也应承担起培养航空人才的重任,实施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复合型创新人才,促进交叉学科发展。

分享:

编辑:徐洁

审核人:白凯